close
高爾夫》世界職業巡迴賽系列報導9-PGA Tour 買到賺到產品介紹Canada(加巡賽)

【羅開新聞中心 Minsey Weng文】世界排名每個禮拜都在變動,但早期並不像今天這樣,大部份具備規模的巡迴賽都可以獲得積分,唯一的方式就是參加七大巡迴賽的比賽,亦即美國、歐洲、日本、澳洲、亞洲、南非和加拿大,以及兩大巡迴賽旗下的的威巡賽和挑巡賽。

美、歐、日三大巡迴賽無疑是獎金最豐厚的巡迴賽,而亞巡賽和歐巡賽結盟,年度總獎金也逐年成長。南非和澳洲是唯二的南半球巡迴賽,雖然全年比賽不多,但挾著強大的選手出口能力,在世界高壇佔有重要地位。威巡賽和挑巡賽靠著「富爸爸」的加持,每年吸引著無數尋夢的年輕好手,希望能在畢業後順利直攻所謂的「大聯盟」

相較之下,加拿大無論在獎金規模或者世界排名,都是其中最小者,2011年更陷入財務危機,尋求美巡賽的幫忙。當時雙方簽下協定,美巡賽同意撥出一定金額的貸款,並答應推動比賽贊助,結果隔年不但全面掌握加巡賽,還從2013年起納為旗下的第三級賽事,並換成PGA Tour Canada的招牌,2015年則多了冠名贊助商Mackenzie Tour,年終獎金榜前五名可取得威巡賽的工作權。

加巡賽其實早在1970年就已經成立了,當時名為Peter Jackson Tour(彼特傑克森巡迴賽),後來改名為Canadian Professional Golf Tour(加拿大職業高爾夫巡迴賽),是一個以太平洋沿岸為主的巡迴賽,其勢力範圍結合了從墨西哥、美國西岸到加拿大本土。

這個每場比賽總獎金介於十至十五萬美元的巡迴賽,跟美國境內一些迷你巡迴賽沒什麼兩樣,亦即職業選手往更高級舞台的跳板,不過2000年國際職業高爾夫巡迴賽聯盟改變了他的地位,讓他躋身為國際七大巡迴賽,只要在比賽打進前六名,就可以獲得一定的分數,其中冠軍可獲得六分(目前也是)。

然而,由於獎金規模不高,所以只能被視為養成巡迴賽階段,不過獎金榜前兩名可直接參加美巡賽資格賽的第二階段,而年度獎金王則獲邀參加 Canadian Open(加拿大公開賽),像加拿大選手Mike Weir(麥克?威爾)在成名之前就在這裡打過球,而且還贏得1993年的年度新人王和1997年的獎金王。

威爾當然不是唯一成名的加巡賽畢業生,其他像Chris DiMarco(柯瑞斯?迪馬可)、Stuart Appleby(史考華?艾波比)、Steve Stricker(史蒂夫?史崔克)、Todd Hamilton(陶德?漢彌頓)、Michael Campbell(麥克?坎貝爾)等人都曾經在此留過足跡。
限時特價
隨著納入美巡賽體系,加巡賽變成真正的加拿大巡迴賽,全都在加拿大境內進行,每站的總獎金規模為十五萬加幣,2015年成長至十七萬五千加幣,封關戰為二十萬加幣,今年預計將再各加碼兩萬五千加幣。加巡賽的球季很短,每年六月開打,去年共有十三站,不過資格考安排在三至五月進行,其中有四場在美國,剛好提供美國大學畢業生的表演舞台,球季結束後再參加威巡賽資格考。

旅美台灣選手潘政琮,職業生涯便是完整接受美巡賽的三級體系磨練。他在2015年從華盛頓大學畢業,之前先加拿大區資格考名列第五,接著雖然只打了七場比賽,不過靠著The Players Cup(球員盃)和Cape Breton Celtic Classic presented by PC Financial(凱爾特菁英賽)的封王之作,以79,896加幣名列第二畢業。

根據規定,獎金榜前五名可直升威巡賽,差別在於獎金王可以自由安排明年的行程,而第二至五名的選手只有四場比賽,隨後再依據那四場比賽的成績重新排名(Re-Ranking),所以潘政琮後來又參加威巡賽資格考,結果並列十四讓他獲得更多的出場機會,一年後順利通過威巡賽的測試,今年再升格為美巡賽的種子選手。

CD54A273979EBD9C
arrow
arrow

    sk2f5bgnlh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